膽囊息肉,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因為不了解其危害而使一些人吃了大虧。其實這種疾病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大家要正確認識該病,以便針對不同情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
“膽囊息肉”是什么?
膽囊息肉,泛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半球形,可以有蒂,也可以無蒂。膽囊息肉的病因比較復雜,可能與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和膽固醇代謝紊亂有關。男性、乙肝、肥胖、吸煙、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是膽囊息肉的好發因素。
膽囊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正常膽囊壁由內向外分為黏膜、肌層和外膜3層,膽囊息肉是指膽囊黏膜隆起并向膽囊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一類病變。在病理上膽囊息肉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腫瘤性息肉,也叫假性息肉,如膽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局灶性膽囊腺肌癥等,原因為膽汁中各種成分的含量平衡被打破或慢性炎癥刺激囊壁增生所致;另一類則是腫瘤性息肉,也叫真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等,此類疾病非常少見,是囊壁生長出來的真正腫瘤。
據統計,檢查出來的膽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而真正容易變成癌的真性息肉僅占30%。
得了膽囊息肉怎么辦?
通常情況下,直徑小于1.0厘米、形態規則、蒂細小、單發者常為良性,定期復查超聲觀察其發展變化即可。
膽囊息肉直徑小于1.0厘米,多發病變者,建議手術治療。如果出現以下惡變危險因素,包括直徑大于1.0厘米,無論單發病變或多發病變,基底部寬大、病灶生長速度快,均建議手術。
膽囊息肉手術主要有三種方式:保膽膽囊息肉摘除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開腹膽囊切除術。目前,還沒有明確可以治療膽囊息肉的藥物。
溫馨提示: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規律的作息、合理的飲食及日常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