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容易忽視的小動作對老年人來說都很危險!像猛地轉頭、用力排便……
諸如此類的危險動作有哪些?怎樣做可以降低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01 起床太猛
睡醒后,腰部肌肉尚處于完全松弛的狀態,如果突然猛地用力仰身起床,就容易出現所謂的「閃腰」。
另外,長時間平臥后突然直立,血流方向猛然改變,容易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很容易發生讓人“眼前一黑”的「體位性低血壓」。
嚴重者可引起跌倒、昏厥,導致傷殘風險增加,甚至會增加『中風』、『心梗』等急癥的風險。
正確做法
睡醒后先平躺1分鐘,再依靠手部力量幫助起身,坐起后雙腳下垂坐1分鐘,然后床邊扶持站立1分鐘,然后再緩慢行動。
02用力排便
中老年人的腸道肌肉收縮功能減退,更容易出現便秘的現象,而在用力排便時會使腹腔內的壓力升高,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從而增加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心血管的破裂。
正確做法
長期便秘者應注意多喝水,常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和蔬菜,合理使用促排便的藥物,盡量做到每日排便一次;
另外,排便時可以腳踩小板凳,有助于解除腸道壓迫,利于排便。
03猛 回 頭
有些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快速的猛轉頭容易出現頭暈的癥狀,嚴重時甚至還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的急性發作。
有頸椎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也要注意不要快速轉頭,避免導致平衡失調而跌倒。
正確做法
建議轉頭時一定要有意識地放慢速度,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04空調開得太猛
夏天把空調溫度調得太低,容易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尤其是從室外進入空調房內時,突然的冷熱交替容易刺激人體產生應激反應。
此時血管突然收縮,而血液流動速度尚未減慢,就可能誘發血管堵塞或高血壓,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危險。
同理,大量喝冷飲、洗冷水澡也會帶來同樣的潛在危險。
正確做法
空調溫度保持在26℃~28℃即可,不宜過低;
如果滿身是汗時,不宜馬上吹空調,建議先擦干汗水再慢慢降溫,盡量避免喝冷飲和洗涼水澡。
05提 重 物
老年人的腰椎和肌肉都比較脆弱,彎腰提重物時,腰背筋膜、肌肉、韌帶往往因為負擔過重而受傷,而抬起重物的瞬間力量往往更大,腰承受不了就會造成腰部損傷。
另外,提重物時不可突然用力過大或姿勢轉換過猛,有可能造成造成腰椎損傷。
正確做法
保持背部直立,用腿的力量將重物抬起并將重物盡量靠近身體。
盡量雙手提相近重量的物品(可以將重物分成兩個小袋子并用雙手提),或者提重物時雙手并用,保證身體平衡和腰椎受力均勻。
06摔倒后馬上起來
有的老人摔倒后第一時間馬上起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比如:對于有腦血管病后遺癥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加重腦部缺氧或缺血。
如果是傷及關節或骨頭,盲目移動可能會造成關節脫位或加重骨折。
如果是摔到頭部意識模糊,盲目扶起還有可能引發呼吸障礙,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正確做法
當老年人摔倒后,不要急于嘗試站起來,建議先檢查自己的四肢是否可以活動。
如果手腳無礙,可以先側身,使膝蓋和雙肘著地,將整個身體撐起來,如果身邊有比較穩定的椅子等物體,可以借助它們的輔助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