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診工作中經常碰到這種情況,很多患者發病后先忍上三個小時才叫救護車,好容易到了醫院,做不做手術要等全家人到齊商量一個小時。還有的急性心梗患者,救護車送來時很及時,家屬因為害怕風險而拒絕簽字。最終導致救治時間延遲,心肌壞死,對心功能造成了影響,家屬后悔莫及。
急救的時候,很多家屬寧愿到處打電話詢問朋友,也不相信醫生的話。關鍵時刻因為家屬“掉鏈子”而耽誤了救治,是最讓人痛心的事。
據統計,在2001年-2011年的10年間,心肌梗死住院人數翻了5倍,但院內死亡率卻沒有改變。與之相對的,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數是院內死亡人數的2.61倍,占總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25-45歲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總死亡的95%,其中64.8%發生在家中。這兩項調查數據無疑說明了,當患者突發急性心梗時急救的重要性。
目前,歐美指南均要求從初次醫學接觸到血管并開通時間控制在120分鐘以內,門-球時間(心梗患者送達醫院到球囊擴張開通血管時間)不超過60分鐘。但是,我國門球時間普遍超過120分鐘,與歐美相比,我國至少慢了60分鐘。加強患者教育能明顯縮短急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