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有的人在校園渡過,有的人在雪山哨所渡過,而有的人則是在美麗的無影燈下渡過。醫院中,有著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她們身著綠衣,口罩和帽子遮住了她們原本年輕的臉龐,她們就是手術室護士。在原本應該肆意美麗,綻放青春的年紀,她們的美麗只能被包裹在綠色的消毒衣下,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我想在這里高聲贊美這群最美麗的天使。
人們對白衣天使都不會陌生,在醫院中隨處可見身著白色工作服的醫護人員。而綠衣天使,卻很少有人注意。當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時,看到的全是身著綠色服裝的工作人員,她們就是業內的 “綠衣天使”。
漫步在公園的林蔭道上,流連于各大超市的購物區內,經常可以聽到人們在談論:前幾天生病住院做手術了,××醫生手術做得真好,××麻醉醫生麻醉打得真好,手術過程一點都不痛。但是實際上,每一臺手術的成功,除了依靠高超技能,高素質職業道德的醫師外,每一位手術室護士,都功不可沒。
醫院的手術室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里同樣會進行生死博弈,這里不僅是醫生的戰場,也是這些護士的戰場,她們作為醫生的助手,為醫生提供必要的幫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她們默契配合,為一個個生命的延續做斗爭。在手術室中的無影燈下,她們不會因為自己不是主治醫生而懈怠,無論是臺上還是臺下能都夠有條不紊地做好物品的準備和管理,為了配合醫生手術,她們已經練就了水米不進的本領,忙起來手術一臺接著一臺,已經分不清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嚴寒還是酷熱,只要病人需要,她們就會毫無怨言地出現在無影燈下完成自己的使命。這里不大,但卻是她們汗水播散的舞臺,在這里她們心無旁騖,專心工作,從綠色戰袍穿起的時刻開始,他們就踐行著不一樣的使命,他們不會愧對自己許下的諾言,并且用青春將諾言進行實現,展現出不一樣的活力。
記得我剛踏上手術室的崗位時,心里充滿了對新生活的美好憧憬,無影燈下,我曾用自己火樣的熱情和赤誠去描繪著自己未來的事業。然而,現實并不像伊甸園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我們每天面對著的是一張張被病痛折磨得扭曲的面孔,聽到的是一聲聲長吁短嘆,一陣陣抽泣嗚咽……永遠忙碌的腳步分不清時間的分分秒秒,3個小時,6個小時,甚至10幾個小時,腿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餓了要挺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多少個深夜,我們被急診電話驚醒,不管是雷電交加或是風嘯雪寒,也得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沖入沉沉的黑夜之中。緊張、勞累的工作中,我真正體驗到了手術室護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我苦惱過、迷惘過。苦惱迷惘之后也曾動搖過、退卻過。但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從迷惘中尋回了自我,在退卻時堅定了初衷。
幾年前一個初冬的深夜,我急診備班,當我正甜甜的在溫暖的家中做著我的美夢,是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來了好幾臺急診,快來搶救!” 我不得不將舒適、溫暖拋在身后,頂著刺骨的寒風向醫院奔去。漆黑的深夜,冷清的馬路,呼嘯的北風,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沉重,甚至看到焦急等待手術病人的家屬,我的表情都有些麻木。可當我疾步走上手術臺,面對那張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雙祈盼生命的眼睛,頓時,同情之心、愛憐之情卻又油然而生。無影燈下,我們和死神作斗爭,我們同時間爭分奪秒。當東方露出一抹曙光時,手術成功了,病人脫險了,當我們把病人推出手術室告訴家人:“手術做完了,很順利,我們現在送回病房”時。一句簡單而又平凡的話語,竟使焦急等候的家人流下了熱淚。一剎那間,一股從未有過的體驗驀然涌上了心頭:我們的崗位,不僅維系著健康、快樂,它甚至維系著一個人的生命。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無影燈雖然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燈光,它沒有耀眼閃爍的美麗,但它是世界上對生命最重要的燈光,它點燃了無數患者和家屬的希望,它就象人生旅途中的一盞指航燈,為面臨驚濤駭浪的小舟指引方向,為生命垂危的患者帶來一絲絲光明。
手術室護士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竭盡所能,為每一臺手術做好術前、術后的準備和護理工作,不論是什么樣的病人,不論貧窮與富貴,她們都會一視同仁,為每一個病人做好護理工作,使得每一位病人能夠安全愉悅的度過手術期,她們不為任何回報,只為不愧于心。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護士——一名手術室護士,我要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是它讓我理解了活著就是一種美麗!我要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懂得了如何珍愛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獻讓我更美麗。